【STARSIGN / 12】你在作夢,我們在逐夢 ─ PUBG 校際盃冠軍隊伍 TeamToFu 專訪

每個星座背後,有一個故事;經歷許多故事,成一個人。
在這五光十色的電競世界,最頂尖的那一群人,終將自成一個星座,活出自己的故事。
《絕地求生》首次的校際盃,每個擊殺、每次吃雞都是關鍵,賽情一度膠著。在第二日,他們以驚人的擊殺數,和僅僅 1 分之差,成功抱走校際盃冠軍的榮譽。
(seooan 因個人因素,無法到場參與拍攝。)
(四大天王有五個人,這支隊伍有四個人,肯定沒問題的吧!(ㆆᴗㆆ))
一開始怎麼接觸到《絕地求生》和比賽的?
seooan:我原本是個《英雄聯盟》玩家,在《絕地求生》火紅的時候,身邊的朋友們拉著我一起入了坑。漸漸地越玩越兇,在 facebook 上看到有 PUBG 的業餘討論,就加入嘗試了。
Sasa:基本上 PUBG 應該都是這樣吧,都是先加入訓練賽、看 KD、試訓這樣。
zone:我是因為國中同學才加入 PUBG 的,原本是《鬥陣特攻》的玩家,還有打上 4,100 分,沒有試過比賽。後來在巴哈上看到有戰隊在徵人,因為想要找朋友一起玩而加入,後來漸漸變強,就開始接觸比賽,打了兩年才有現在的成績。
CrazyEz:一開始我是玩《A.V.A 戰地之王》的,但不覺得自己在射擊遊戲上多有天賦。國中畢業之後退了球隊校隊,想嘗試電競,才決定捨公立去私立,參加校隊打比賽。
Sasa:我的話,是大學的時候碰過挺多遊戲,玩過《星海爭霸》、《英雄聯盟》,也是朋友有揪團說要試試 PUBG,沒想到一頭就栽了進來。
為什麼會想要打比賽?
zone:跟朋友一起打比賽,感覺蠻好的吧!會有一起獲勝的那個感覺。
Sasa:我會這樣想 ──《英雄聯盟》再怎麼樣,一場也就 10 個人、CS 也是一場就 10 個人;但《絕地求生》一場可以有 64 個人,機會就大多了,至少參與的機會會多很多。像我,原本是因為身邊的朋友大多都各自去找其他遊戲,又剛好手受傷、沒辦法練琴(音樂系),所以想說就練練遊戲、打打比賽,本來算是很休閒的玩家,真的是因緣際會才開始比賽的。
TeamToFu 是怎麼組織起來的?
Sasa:TeamToFu 是今年年中 PML 的春季賽才組起來打的休閒隊伍。到了夏季賽,我跟 zone 和幾個其他隊員一起,雖然有打進例行賽,但也就拿到 #16 的成績。到了秋季賽,才打到 #6,算是第一次打到還能有下一季種子資格的名次。這次校際盃的話,是特別招募了還在學的 CrazyEZ 來一起打。
打比賽的目標是什麼?
CrazyEZ:想要嘗試看看能不能有點成績,至少在高中這三年。現在有了一個校際盃冠軍,之後想看看 PML 能不能拿到名次,如果真的沒有,可能畢業後就會選擇加入國軍了。
Sasa:出名這種事情也得看機運,其實現在要能有記憶點、關注度也都是特定的職業隊伍。也許我們的隊名也蠻有趣的,打的爛就是軟豆腐、打的好就是硬豆腐,哈哈。
有考慮過走上電競之路嗎?
Sasa: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只是邊讀書邊玩,還沒有考慮那麼多吧。
zone:也要真的有被職業隊伍找到,才會考慮吧!校隊能夠帶來的幫助有限,還是得等職業隊伍的消息。
seooan:啊我怎麼沒被找?
zone:你又還沒滿 18!因為世界賽的年齡限制關係,所以職業戰隊一定是優先找可以直接上場的即戰力。
Sasa:PUBG 真的太多介於 16 到 18 歲之間,可能真的不會預設好就是要打比賽的立場,都是作為課餘時間的休閒而已。
課業壓力不會很重嗎?
zone:那就要看時間管理的能力了吧,其實我是還好,但因為還要考慮升學、明年要學測,所以電競的事情會再往後挪一些。
seooan:所以你是時間管理大師?
Sasa:對他來說,考試比較緊迫吧!春季賽之後也許職業戰隊又會缺人,到時候再考慮未來發展也不遲。
接下來對《絕地求生》比賽的規劃?
seooan:看有多少比賽吧!我們都是等賽程、等賽制出來,如果有比賽就打呀!
Sasa:他們都是學生,所以應該沒關係吧!我們都是且走且看。
有想過未來的人生會長什麼樣子嗎?
CrazyEZ:其實也不太擔心真的走電競失敗了要怎麼辦耶,也許就像以前一樣,嘗試餐飲業或其他工作項目。
Sasa:反正在台灣,只要肯努力真的不太擔心餓死。
CrazyEZ:也不是這樣,如果真的拚到那個程度,就可以成為職業隊伍或成為選手,我覺得我蠻樂意的。至少讓大多數的玩家都知道我是誰、知道我有實力,這樣就很好了。
到一段落,難免會想知道,大家各自有方向,不會擔心解散嗎?Sasa 卻樂觀地說,畢竟是業餘隊伍,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樣子,人都來來去去的。
在這條路上,大家都奮力逐夢,那就好了。
延伸閱讀
【STARSIGN / 09】我行我上 ─ 全方位電競主播賽評 Krapy 專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