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戲也需要心理學?電競戰隊幕後一大推手──運動心理學家

跟不同遊戲項目的選手聊天或吃飯,總是會給我帶來很多衝擊。例如,很多比賽的重點根本不是觀眾所想像的「某個人怎麼在某個位置死掉」而已,而是「他這時候怎麼會在這個位置」,甚至是「他當下根本不應該往左邊那一步」、「他那時候左鍵應該要多按一下」這種細微到不行的差異。
有時候,戰術的執行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,平凡到一般玩家可能根本難以想像,平凡到一般玩家會覺得「嘿你是不是在開我玩笑?這種事也要跟我計較(單押 x1)」,甚至沒有想到過,就是在這每一點一滴的平凡用盡心思,才能夠登峰造極。
在當代,追求將任一項運動登峰造極的基礎因素,已被系統化地歸為「體能、技術、心理、戰術」四項,進一步分類就是「生理、訓練、心理」三大面向。心理層面涵蓋了選手的心態與戰術執行,重要性不言而喻,「運動心理學」也因此成為選手們追求極限時,能夠大為加分的一項資源。
壓力與成績表現密不可分,電競也該懂心理學
想要像 s1mple 一樣殘局 1K 多可是得扛住山大的壓力的。圖片來源:Dreamhack
電子競技絕不只是打電動而已,不管是何種層級的賽事,一定都曾看過或聽說過心態對選手有多麼可觀的影響:小至個人表現,大至影響整個選手或戰隊,都可能讓單場賽事或整體隊伍的排名有很大程度的改變。
一個好的選手在關鍵時刻能拿出驚人戰力得看很多因素,想要會戰一條龍、殘局收割五顆頭絕非易事,也曾聽過不少選手線上超神、一到現場大比賽連握著滑鼠都會抖得厲害的例子。
從自信心、臨場反應到團隊合作,這些最直接關聯的就是選手的成績表現,甚至於選手或隊伍的整體形象,是能夠影響電競生涯的大事。因此,有許多競技運動的團隊開始在提升隊伍能力時也會配備心理師,美國許多職業競技聯盟,如美國國家籃球協會(NBA)、職棒大聯盟(MLB),甚至職業橄欖球聯盟(NFL)等,為增進頂尖運動員的表現,都曾尋求運動心理學家及諮詢師的協助與諮詢。
電競心理師都在做什麼?
主流運動中,除了教練、經理、分析師以外,其實多半會有營養師、運動防護員、物理治療師與心理醫師來協助選手在賽場上發揮最強實力。目前,電子競技領域的發展並非如此完善,但已經有許多突破。
來自荷蘭的電競戰隊 Team Liquid(TL)早從 2013 年就已有與運動心理學家合作的例子。TL 旗下的 TLO-The Little One (Dario Wünsch) 是德國《星海爭霸II》的選手,就曾在 Facebook 貼文 中感謝與戰隊合作的運動心理學家,Robert Yip。
Robert Yip 目前仍以運動心理醫生身分活躍在電競圈。圖片來源:twitter (@AdamasEsports)
Robert Yip 曾在 個人訪談 中提到,面對焦慮、緊張和來自個人因素、輿論與比賽的壓力時,要能夠專注於進步,這能力絕不是與生俱來的。每一個競賽裡,很可能有人跟冠軍一樣有天分,卻因為以上種種因素而無法達到同樣的結果。
在這個過程中,運動心理專家的責任就是讓選手盡可能發揮他們的全部潛力。注意每個人的生活習慣、最大化選手的訓練效益、強化跟團隊其他成員的溝通配合,以確保執行的過程跟戰隊原本的目標一致。
The team psychologist, Gary!
— Cloud9 (@Cloud9) January 5, 2020
世界知名的電競戰隊 Cloud9 也在今年初公布一位心理師,Gary 加盟隊伍。Gary 在加入 Cloud9 前擔任美國海軍的績效心理師(Performance Psychologist),擁有近 20 年的資歷,且相當擅於協助成員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下進行任務,畢竟,放眼全球,很少有像美軍一樣如此長時間又大量訓練的專業組織了。
Cloud9 在今年初邀請到 Gary 後,就成績上來看確實是獲得了提升──雖然在 2018 年打到世界賽四強,但 2019 年對 Cloud9 來說可不好受;除了地區聯賽 LCS 沒有拿下冠軍以外,世界大賽也在小組賽失利,以 9-12 名的成績退場。
Gary 的加入,或許正是 Cloud9 睽違數年,在 2020 能夠拿到春季賽冠軍的關鍵之一。
總結而言,要從一般玩家蛻變成為一個好的職業選手,要做的努力可真的不少。從心態上來說,一般玩家大多都是享受到遊戲「樂趣」的部分,而競技選手則勢必得去面對「自己的弱點」、「隊伍的限制」、「團隊的需求」等,顯然一點也不有趣的東西。
當然,擁有職業競技心態、甚至明白如何調解情緒與壓力,並不代表 100% 能夠獲得比賽勝利,但具備好的素質代表的是更多的機會!除了以上的內容以外,對於遊戲的了解、賽事的掌握也不能缺乏──這就是電競心理師的專業所在。
一項專業技能代表的是許許多多努力的結晶,好的表演、好的賽事更是集齊了許許多多專業才能淬練出的精華。淺談完電競心理師的話題,是否又讓你更了解電子競技一些了呢?